2023-08-02 19:29:43 | 考研网
合肥师范学院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科目考试大纲
——管理心理学
一、考查目标
(一)准确识记管理心理学基础知识。
(二)准确、恰当地使用管理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
(三)能够运用有关原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和解释现实管理问题中的有关管理心理现象以及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四)能够结合特定的国内外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管理心理学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题型结构
本试卷主要题型为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或论述题等。
三、考查范围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3、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西方管理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假设
1、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早期文明与工业化前后的管理;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工业心理学的诞生;人际关系理论的产生;现代“管理科学”学派。
2、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
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动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三)认知的个别差异与管理
1、一般知觉过程
知觉的概述;知觉的特性;影响知觉的因素。
2、社会知觉(社会认知)
社会知觉的含义、种类;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及社会认知障碍的克服。
3、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的含义;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自我知觉的形成;自我知觉的误区与管理。
(四)个性差异与管理
1、能力的差异与管理
能力的含义、分类;能力的差异分析;能力的差异与管理。
2、气质的差异与管理
气质的含义;气质学说;类型及其特征,气质的差异;气质的差异与管理。
3、性格的差异与管理
性格的含义;性格的特征分析;性格的类型;性格差异与管理。
4、判断个性差异的工具——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五)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
1、行为与动机
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动机的概念与分类;动机、目标、行为三者的关系;影响人的动机模式的因素;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
2、需要概述
需要的含义与特性;需要的种类(结构)。
3、激励的概念与过程
激励的含义;激励的三种模式;激励原则和方法
4、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生存、关系、成长”需要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豪斯的综合激励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行为改造型理论(条件反射的强化理论、归因理论)。
(六)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与管理
1、态度概述
态度的含义;态度的特性;工作满意度的含义;偏见产生的原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的功能。
2、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态度形成与转变的含义、过程;影响态度形成与转变的因素、方法,
3、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的理论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海德的P-O-X模型。
4、态度的测量
态度量表法;自由反应法;行为观察法与生理反应法。
(七)团体行为与管理
1、团体的概述
团体、工作团体和工作团队的含义;团体的种类;团体的功能;团体内相互作用过程的心理分析。
2、团体的凝聚力、士气和高效率
团体凝聚力的含义;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团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团队凝聚力的测量。团体士气的含义;团体士气与生产效率;团体士气调查与士气高低原因。团体规范、团体压力的含义;团体规范与团体压力的关系;团体的高效率。
3、团体的信息与意见沟通
意见沟通的含义、程序、作用、特点;意见沟通的方式(或种类);意见沟通网络;意见沟通的障碍及解除。
4、团体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含义、类型、行为模式、“PAC”模型分析;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人际关系的测量;人际关系的障碍的原因;改善人际关系的原则、方法。
5、团体的决策
决策的含义、过程、类型、影响因素;决策理论和组织层次(西蒙的行为决策理论、“智能框架”理论);团体决策的利弊。
6、团体的竞争、合作与冲突
竞争、合作的含义;竞争、合作与效率;团体内的竞争、合作与团体间的竞争;团队冲突含义、过程、原因及团体冲突中的变异心理分析;解决团体冲突的的原则、策略、方法。
(八)组织行为与管理
1、两种组织观念及其比较
传统组织观念;现代组织观念;马克思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斯科特的新古典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霍曼斯模型、利克特的组织模型,卡恩的“重叠角色组”模型、彼德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现代开放系统的组织理论与传统闭合系统的比较;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内容、特点及管理原则。
2、组织管理的两个重要基石——组织设计与工作设计
组织结构的含义、主要变量;组织结构形式;组织结构层次与管理幅度;工作设计的含义、发展阶段、原则。
3、组织变革(组织改革)
组织变革的含义、目的、动力;组织变革的过程、程序、系统模式、方法;组织变革的阻力;组织变革阻力的克服。
4、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的含义、特点;组织发展的原则、内容。
5、组织气氛、组织形象和组织文化建设
组织气氛的含义、意义;组织形象评估与CI战略;组织文化的含义、结构、作用;组织文化建设。
(九)领导行为与管理
1、领导与领导者
领导的含义、类型、功能;领导与管理的关系;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
2、领导的素质、结构与影响力
领导者的素质;合理的领导结构;领导的影响力及提升策略。
3、领导理论研究
领导的特质(或性格)理论;领导的行为理论;领导的作风理论;情势理论(或权变理论)
4、领导者的选择、考查与测评
领导人才的选择原则和标准、选择流程与方法;领导人才选择中的心理障碍;领导者考评的目的与作用、原则、方法。
(十)员工的心理卫生与健康
1、心理卫生与保健
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者的特点,
2、员工的心理紧张(应激)与松弛
应激的实质;应激产生的原因及评定;应激的减缓与松弛的方法,
3、情绪与身心健康
正常的情绪及功能;不良情绪及危害;健康情绪的条件;不良情绪的调节。
4、挫折与心理卫生
挫折的产生及原因分析;挫折后的行为反应;适应与防卫
5、员工心理疾病的咨询、预防及治疗
主要心理疾病;心理咨询的原则与方法;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
四、参考书目
1、《现代管理心理学》(第五版),程正方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2、《管理心理学》(第四版),卢盛忠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
合肥师范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见院校官网公布>>
二、报考指南考研网
(一)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科教学和管理理论,“乐教懂教、善教会管”,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教学研究型中学教师及教育领域管理人才。
(二)招生专业及培养形式
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及研究生培养目标,2023年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形式。
国家政策要求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非全日制不安排校内住宿,主要利用双休日、学期末、开学前及少量寒暑假时间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教学。
(三)2023年拟招生领域及计划
1.全日制拟招生领域11个:学科教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政、美术、体育)、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2.非全日制拟招生领域1个:教育管理
招生计划:以教育部下达的当年计划数为准!
(四)奖助学金
1.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享受奖助政策:
(1)国家奖学金:2万元/生,名额以当年下达为准。
(2)国家助学金:每生600元/月,每年10个月,有工资收入者除外。
(3)学业奖学金:1000~5000元/年不等。
(4)学校“三助一辅”岗位:岗位补助240元/月。
2.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政策依据相关文件执行。
(五)收费标准及学制
1.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为:8000元/年,基本学制2年;
2.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为:8000元/年,基本学制3年。
学生参加全部教育教学培养过程,完成所修课程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六)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报考我校教育专硕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专业(领域)研究生的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应届生应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历届生为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报名时已获本科毕业证书;
(3)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注:1.报名教育管理方向的考试人员,还须符合:大学本科毕业后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2.复试时亦要核查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的报名资格及有关信息,发现不符合我校报考条件者不予通过。
(七)报名
1.报名按国家要求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及现场拍照、确认的方式。考生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报名。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正式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2.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3.现场确认的时间和地点,请考生务必关注自己所申请报考点省市考试机构官网(如报考点为合肥市的考生须关注合肥市教育考试院的“合肥招生考试网”)。
4.考生应在2022年12月,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
(八)考试
1.初试
(1)初试时间:2022年12月24日、12月25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报考我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和90X-学科教学方向/教育管理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由教育部统一命题;教育综合(参照国家教指委2019年制定2020年发布的新考纲)为国纲自命题(含联合命题、代命题、校自命题);学科教学方向/教育管理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专业课为我校自命题科目。
2.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为2023年3月—4月。
(2)复试形式及内容:一般包括专业笔试和面试,采取线上或线下等多种形式。
(3)复试比例及权重:实行差额复试。差额复试比例及初试、复试权重等由我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情况在复试前确定。
(4)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对弄虚作假者,学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和学籍。
(九)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4098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合肥师范学院锦绣校区行知楼1707室
邮政编码:230601
联系部门:研究生处
联系邮箱:见院校官网公布>>
研究生处网址:http://yjsc.hfnu.edu.cn/
原标题:合肥师范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文章来源:https://yjsc.hfnu.edu.cn/info/1014/4494.htm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考研网:www.kaoyanya.com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2023年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化学教学论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化学教学论一、考核要求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二、考核评价目标本课程从化学教学论的发展历程、设科目的与研究范围开始,认识国内外中学化学课程及我国的八次基础教育课改的各项内容,明确从事中学化学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从事中学化学教学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欢迎报考2021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彩页版)详细内容详见官网。
合肥师范学院好考研的专业有哪些你好啊!!听说你想知道合肥师范学院好考研的专业有哪些!学姐今天就来给你解答一下这个问题!作为一所师范类大学,教育学是合肥师范学院的特色专业之一。这个专业可不是只有当老师才能干的哦!除了教师职业之外,教育学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领域也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学校的教育学课程设置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和就业前景都较好哦!现代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
合肥工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合肥工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基本情况1.招生规模:2023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合计约3400人(含推荐免试生)。其中,单独考试计划20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6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40人;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合计约750余人。最终招生计划以教育部下达数为准。2.招生专业领域:202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2023年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美术史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美术史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教育发展简史、美术教育模式与方法、美术教学设计与实施、美术教学评价、美术教育实习与研究等部分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美术史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保证被录取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2023研究生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管理心理学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管理心理学一、考查目标(一)准确识记管理心理学基础知识。(二)准确、恰当地使用管理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三)能够运用有关原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和解释现实管理问题中的有关管理心理现象以及解决某些实
太原师范学院2023年保险硕士(MI)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3年太原师范学院保险硕士(MI)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保险专业人才,2021年太原师范学院依托应用经济学科,成功获批保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代码:025500),成为山西省第二个保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3年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15人】 美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艺术专业硕士(美术领域135107)一、学院简介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始建于1975年,时称美术科,1976年招收第一批学生,1999年升格为本科,是湖南省创办美术院系最早、从事美术与设计人才培养最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之一。学院现有专职教师7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8人,博士7名(含在读
2024-12-29 19:57:11
2023-12-08 19:30:12
2024-12-21 15:02:53
2023-08-19 18:45:30
2024-02-09 22:42:33
2024-11-13 18: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