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7 12:12:26 | 考研网
跨考行政管理、金融学等专业比较适合。几个最适合跨考的专业有:
第一、行政管理
跨考这个专业的理由非常简单,社会的需求量大,而且报考门槛也不是太高,不管是后期考公务员还是 考事业单位 都是需要该专业。所以这就无形中给该专业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虽说考研难度因人而异,但由于行政管理是不需要考数学的,也就是变相的降低了跨专业考试难度。
第二、金融学
一般理工科的考生在跨考专业的时候会优先选择该专业,因为他们之前的学科在跨考该专业的时候有明显的优势。 逻辑思维 优势、 数学建模 能力,都是建立在 数学模型 之上,涉及理工科的基础知识。理工科背景在金融业的优势更多在于对 实体经济 更好的理解能力,毕竟实体经济大多是建立在物理、化学、IT的基础上的。
第三、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个多学科交叉的 学科类别 ,除了营销类的专业知识需要掌握,还需要对相关的学科有所涉猎,金融、会计、政治、法律、军事、历史、地理、人文等。市场越来越专业化、细分化,更需要具有复合学科背景的人,所以也比较适合跨考专业。
第四、会计硕士
会计学专业 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专业性也较强,但相比类似的 金融学专业 ,它更偏向于一种“工具”,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金融那么深,因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对于经管类专业考生,抑或是本科阶段开设高数课程的考生来说, 跨专业考研 还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第五、新闻硕士
新闻行业着力培养专家型的记者,需要各种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的毕业生。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在意与自己相关专业和行业报道的专业水准了。传统 新闻学 专业学生虽然新闻功底扎实,但缺乏跨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新闻专业也是在众多专业中,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考生比科班考生更有优势的专业。
第六、法律硕士
最纯粹的跨专业考研专业。法律 硕士研究生 只招收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因此法律硕士可谓是最纯粹的跨专业考研专业。对于本科阶段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的理工类和经济类等专业的学生以及专业培养课程中没有包括数学课程的学生来说,法律硕士是不错的跨专业考研选择。同时,法律硕士是全国统考,所以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都一样。而且非法学的考生专业课都是零基础,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直接打消了跨专业考生的最大顾虑。
第七、翻译硕士
翻译硕士除了需要语言和翻译两方面的技能,还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国家鼓励非外语专业学生报考也是出于这个考虑。翻译硕士注重实践,如果具有复合专业背景,在遇到相关行业翻译时就具备外语专业学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翻译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要注重各个领域翻译的专业性。这就给复合专业背景的译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扩展资料: 考研网
选专业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如果你要跨越这个专业,你所选择是不是你在大学里面,或者你从小就开始向往的专业、方向,如果确实是这样,我觉得这个目标还要去争取,然后再看看这个目标对你来说是不是有很高的难度。我觉得对我们来讲,文经类的专业,只要智商不低于100人的人,只要真正想干,我觉得你一定能够至少学会,虽然不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高手。因为那些东西大部分死记硬背就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有些东西需要靠一点天分。在一些理工类的顶尖专业方面,很多同学学一些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东西,你的目的是做生物研究,如果在这方面你的智商或者钻研精神不达到一定的深度,这些专业入门都很难,因为它要持续不断地滚动学习。我不是说重理轻文,因为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要说清楚,难免强调一下。但是文科学习的特性就是这样的,你可能背一段,不影响你对其他知识点的理解,如果理工科,任何一章学不会,后面的章节根本没有办法进行。
所以,是否跨专业方面,从原理层面,我给大家强调的就是这两个方面,第一你的主观意愿,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第二你所要根据你的意愿选择的目标,它的难度要求到底是不是你能够接受的范围。其实,究竟是跨是守,其实只要跟随心声、跟随意志,跨越自己,相信梦想就能被放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跨专业考研
考研网(https://www.kaoyan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跨专业考研推荐的十大专业的相关内容。
1️⃣会计学
主要学习会计、审计方面的系统知识,考生需要具有会计计算的相关训练,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我国发展前景比较好,跨专业考研之后就业比较稳定,就业歧视也少,比较适合跨考。
2️⃣金融学
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虽说金融学一直都是考研热门学科,但是实际上对专业知识要求并不高,就业前景比较好,比较看重实习和学历。
3️⃣新闻传媒
新传研究的重点是人与人与社会之间的现实关系,行业总体比较看重人的个人能力,系统知识的学习也不是很难,适合跨考。
4️⃣行政管理
主要是就业好,毕业生可以从事办公室主任、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职位,且入职门槛比较低。相对来说考研考这个专业的人也不是很多,跨考考行政管理难度不是很高。
行政管理笔记
5️⃣市场营销
很多人不看好这个专业,也不愿意考研考这个专业,但实际上高学历的市场营销人才依旧很稀少,报考人数少,适合跨考。
6️⃣翻硕
对于语言能力好的学生不妨可以考虑这个专业考研。这个专业市场需求量比较大,高学历人才薪资高。
翻硕考研
7️⃣护理学
我国逐渐走向老龄化社会,这方面的人才也会逐渐紧缺逐渐热门。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8️⃣人力资源
专业型的人才十分稀缺,国内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缺口几百万,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资也不菲;跨考简单,考研人数不多,整体难度不大,
9️⃣公共管理
国家需要有关公共管理的人才,而如今这方面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中是比较短缺的,所以这个专业也是比较有前景的。
🔟教育学
在如今就业环境日常严峻的现在,有一个带编制的职位是多少人的梦想。另外在整个人文社科中教育学是分数线是比较低的,而且教育学全国统考,专业课内容不多,容易上岸。
333教育学专业课
以上就是考研网整理的想跨专业考研,跨考哪些专业比较适合呢?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考研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考研网:www.kaoyanya.com考研跨专业考采矿工程还是安全工程,那个更有前途啊,希望高人指教啊,很迷茫上面的哥们回答的都是实际情况,我只给你说一个问题:如果你已经打算考采矿或安全的研究生的话,那么请考采矿。如果是本科生的话,采矿肯定是比安全好找工作的,到矿上之后待遇、提拔都是两个档次的。如果是研究生之后,不管是去研究所还是企业,都是采矿的技术更硬一些,需求量也大一些,同样,在待遇、提拔方面也差距明显。安全工程
我学习软件工程专业,我想考研,可我不大喜欢该专业,那我该不该跨专业,跨专业难度会不会很大你这个专业正常来讲考研考的是统考的计算机,难度比较大。因此很多人都选择跨专业,一点问题都没有,而跨的最多的就是管理学方向的。你不要有太多顾虑,可以跨专业,难度不大,只要你把英语和专业课好好复习就可以了。希望能够帮到你软件工程学生想跨专业考研,不知道哪个专业比较合适都可以的应该考
机械专业的学生想跨专业考研考什么专业比较合适对于数学基础相对良好的机械专业学生,考虑跨专业考研时,不妨将目光投向工科类的其他领域。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类、电气类以及控制类专业是几个值得考虑的选择。这种“跨专业”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统考科目保持一致,专业课之间可能存在着相关性,这无疑为考生节省了复习时间,提高了成功录取的概率。整体而言,这种跨专业方式相对轻松,为机械专业学生打开了更为广阔的专
跨专业考研考什么专业比较合适?如果本科学过数学,本身还不是很讨厌数学,你可以报考个经济类的研究生再好不过了。就文科专业而言主要就业前景较好的考研较热的也就这两类专业,一类是会计、财管这类管理学热门专业。另一类就是经济、金融专业了。金融历来当属热门专业,就业方向很广,银行、证券、保险等,就业前景很好,女孩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相对较为稳定,也不需要经常外出,经济待遇也较为丰厚,所以对于女孩是比
文科生适合的专业有哪些呢?今年想考研,看看哪些专业比较好呢首先,看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喜欢以后学起来也容易,其次看以后的就业方向,看自己未来想从事什么方向的工作,多方面考虑。也听听家长们的意见主要分布在8个学科门从整体上来看,文科生可选择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专业类(一级学
考研最好考的十大专业1.工商管理各大高校基本都有开设工商管理,所以考生的选择权多,不像有些冷门专业虽然部分高校实力强,精度高,可却不扩招。2.化工专业该专业的考研人数不是很多,因此竞争相对小些,并且它的上线率也比较高。3.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其实汉语言专业一直都是各大院校考研最火热的专业,也是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很多别的专业都跨专业考该专业的研究生。当然该专业比较好的
英语专业考研,二外是法语,比较理想的大学有哪些?是不是跨专业考研更好呢?如果要跨专业,可以跨哪些呢个人建议跨考!英研院校的专业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供您报考:①研究类,如北大、清华、复旦、武大、中山、南开等。这一类学校的考试有一定的难度,比较适合于那些准备读博或有志于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报考。②外语院校类,如北外、上外、天外、川外、西外等,他们重视基本功,重视语言研究。这类院校报名情
想跨专业考研,哪些文科专业比较容易1、会计学专业:其实会计学专业跨考还是很寻常的,跨考的学生也比较多。虽然每年会计学的本科毕业生数量不少,但高学历高素质的毕业生还是比较紧缺的,而这一行本身也比较紧缺这类人才。所以女生如果对会计学感兴趣的话倒是可以考虑,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方向还是很多,也比较吃香。2、教育学专业:教育学是很多女生跨考选择比较多的一个学科,因为教育学专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
2023-12-08 19:30:12
2023-08-19 18:45:30
2024-02-09 22:42:33
2024-12-04 17:46:42
2024-11-13 18:26:30
2024-12-29 19: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