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资讯 > 正文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吗

2024-09-24 03:30:23 | 考研网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吗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吗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吗

2025同济大学MEM工程管理硕士奖学金方案公布!

2025年同济大学MEM工程管理硕士奖学金详细解析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工程管理硕士项目(MEM)为2025级非全日制学生精心设计了一揽子奖学金方案,包括新生奖学金、海外交换游学奖学金、优秀学员奖学金、清晖项目管理奖学金、资格证书奖学金以及赛事实践类奖学金,为学生的学习旅程提供更多支持。


新生奖学金

新生奖学金根据入学考试成绩排名,一等奖高达18万元,如能取得联考笔试第一名,即可获得。尽管竞争激烈,但去年的周同学凭借240+的高分摘得桂冠,展示了通过努力获取奖学金的可能性。此外,早鸟面试者也有0.5万元的奖励,建议尽早提交申请。


海外交换及游学奖学金

学生还有机会参与海外交流和游学活动,同时获得学校的资助,拓宽国际视野。
优秀学员奖学金

在学习过程中,成绩优异、积极参与学生事务和社会实践的学生,有机会获得优秀学员奖学金。


其他奖学金类别

  • 清晖项目管理奖学金

  • 资格证书奖学金

  • 赛事及实践类奖学金

  • 优秀论文奖学金


部分奖学金可以叠加,特别是联考考试的状元,最高可获得18万元。考试每年12月底举行,总分300分,由管理类综合(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和英语两部分组成。对于准备冲刺的学生,众凯提供的系统班能帮助你有针对性地复习,提升竞争力,甚至有机会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赢得丰厚奖学金。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吗考研网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吗

“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吗”其实没有所谓的固定答案,可能觉得简单,也可能觉得难考。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不难考,主要在于报名考生的复习掌握与应用程度。
如果报名自主划线学校的考生在备考期间,充分的备考、复习,熟练掌握考点,通过训练、模拟等提升运用知识点能力,以便能够考取好成绩。因此考生会觉得自主划线学校比较好考。
但,如果报名考生在备考期间,并没有充分学习、复习等,只是临阵磨枪式的复习,那么考生不太考取高分成绩,因此可能会觉得自主划线学校不好考。
通过往年情况来看,可能考研自主划线学校会有一定的考试难度,因为报名考试人数会比较多,其次学校招生人数有一定数量,并不可能满足所有考生的报考需求,第三,自主划线学校的复试基本要求会比国家线要高。所以考研自主划线学校会比较难考。
所以,需要考生及早备考与准备复习,以争取考取好成绩。
34所自主划线院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
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了解上述高校研究生招生信息,或者通过目标高校研究生院官网进行了解招生简章等发布。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吗

学硕还要招生吗?

考研网(https://www.kaoyan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学硕还要招生吗?的相关内容。

学硕要“退场”了吗?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持续扩招,这一问题被反复热议。公众对于“人才过剩”的敏感神经,似乎开始集中在学术型硕士身上。
日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布公告,从2024级开始,不再招收统计学专业(专业代码020208)硕士研究生。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也在近期宣布,不再招收软件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东北林业大学的风景园林学、公共管理学两个学硕专业也从2024年起停止招生。
学硕不断缩招,甚至停招,已经成了近几年的趋势。反之,在规模上,专硕开始“做大做强”。
作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两种不同类型,学硕和专硕各有其特点和培养目标。但事实上,长期以来,对于专硕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一直存在争议。甚至有观点认为,专硕是低配版、短学制的学硕。
如何避免“学硕衰,专硕兴”成为“劣币驱逐良币”?调整招生规模,之后呢?
图/视觉中国
专硕要占2/3
再有几个月,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就将展开。但有的专业要从招生简章上消失了。
近日,多所高校相继宣布将停止个别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学硕)的招生。学还在上,专业没了,一些学生戏称自己要“绝版”了。
这些动静,看似是高校对于自身内部学科设置的调整,其中的逻辑却不仅于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就明确提到,要聚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该校去年也宣布自2023年开始停招法学学术学位、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学术型硕士的缩招或停招越来越普遍。比如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经济学院,北大国发院,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等。
统招录取的学硕逐年减少,推免占比越来越大,扩招的指标主要是专硕,部分学硕专业的招生人数则直接归零。
2022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已超60%,正大力推进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招生比例达到14.4%。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专硕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
在这背后,是政策的明显倾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据统计,2020年获批/加强建设后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41所高校中,共新增了105个硕士授权点,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1个。
根据上述发布于2020年9月的《方案》,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
此外,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
专硕何以“逆袭”
于是,专硕研究生逐渐就成了研究生教育主体。
“学硕培养方向是学术研究,在我国学硕总体规模已经达到高值的前提下,学硕逐步收窄是必然趋势,毕竟学术研究不需要那么多人。”在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看来,许多学生选择读硕士也是出于增加就业竞争力的考虑,并非一定对学术研究多么有兴趣。
尽管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停招可能是个“坏消息”,但这其实也是眼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专硕面向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专硕的需求面大,因此在研究生招生扩大的过程中,就往这个方向发展。
而理论研究,确实也没有必要再搞人海战术。
据《光明日报》报道,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明确提出要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
从人才培养来看,学术硕士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除师范生外,攻读博士也几乎是必由之路。
做学术的回归学术,其实早已明确。比如,专业硕士生在读硕士期间不能申请博士生,学术型硕士可以申请硕博连读。
除了减少统招,增加推免,有的高校还开辟了新的选拔方式。
2021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宣布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曾引起很大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较早从事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的单位之一。
目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全国优秀本科生直接攻博夏令营是该院预选拔直接攻博生的唯一渠道。
而且,学硕虽然重要,但并非所有学科都需要大量的学术研究人才。
同时,从学校自身发展战略出发,调整招生计划也是必要的。学校需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对学科和专业进行布局和调整,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这些调整将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产业。
从研究生大国到研究生强国,改革先迈出了这一步。
不被“待见”的专硕
作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两种不同类型,学硕强调学术研究和学科深度,专硕则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然而,虽说是差异化培养,实践中却出现了高度同质化的问题。
于是在许多学生心中,专硕虽然省事,但也“弱势”。一方面,是因为对专硕存在观念上的不待见,另一方面则是没有明确的职业培养路径。
在储朝晖看来,学硕比专硕有更长的发展历史。对于公众来说,两者的差异,或许有些像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家都崇尚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通道也多,那么大家就更重视学术。”
不少人认为,专硕的含金量不如学硕。直观的表现,在于学硕的考题难度比专硕大,且专硕毕业门槛相对更低等。
已毕业的新闻与传播专硕研究生李杰(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学校有资深的硕导明确不带专硕的学生。
储朝晖指出,很多人简单地认为,能带好学硕的导师就能带好专硕。但现实或许是,部分高校师资力量的配置或教学模式的转型或还未能及得上研究生扩招的力度。
部分导师对于专硕学生的期待,仍然是发论文、出成果。
樊秀娣也表示,不少学校的硕士点希望通过上马专硕项目来扩大研究生规模,然而在对待专硕学生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习实践和学业评价等许多还是沿袭学硕这一套。
新闻与传播专硕是相当注重实践性的专业。据李杰介绍,学院虽然也为学生们安排了校外导师,当地业界比较知名的前辈,但直到毕业要签字时,他才首次见到这位导师一面。
因为更容易被社会“接受”,于是也有一些学生“跟风”报考学硕。
不过,在樊秀娣看来,不少学校的专硕已经比学硕吃香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只要能够读硕,尤其是进入名气较大的高校读硕,并不很在乎读的是专硕还是学硕。眼下不少学校的专硕、学硕实际‘操作’时区别并不大,专硕也一样需要做毕业论文,而且,难度也不低。”
但她也观察到,现在各高校的硕招竞争激烈,很多有名气的高校通过录取第一批保研学生就招满了专硕学生。换句话说,不少读专硕的学生也是推免研究生。
“当初高校为了吸引学生,往往告诉学生专硕、学硕没有什么区别,待遇也一视同仁,而这些学生为了能进入名气较大的学校平台也就选择了专硕。但真入了学,还是感觉专硕受到了‘歧视’”樊秀娣说。
她举例称:第一,虽然专硕、学硕的学费相同,但专硕学生每月得到的学校补助金一般要低于学硕;第二,学校硕士点在评定学生奖学金方面偏向学硕,因为奖学金的评定标准主要还是看论文等量化指标。而专硕学生的特点、特长并未体现出来。总之,不少专硕学生感到学校对他们不够重视,甚至有种被“糊弄”的感觉。
这几年,专硕学制延长至三年逐渐成了一种趋势。在今年“上岸”的准学硕研究生陈茜(化名)看来,刨去一年的上课时间,两年制的专硕时间确实比较紧张。
但也有些网友吐槽,专硕的学费本来就比学硕贵,不能加价不提质。
在樊秀娣看来,专硕教育看重的“双师型”教师、先进设施、高质量的实习等条件,部分高校还没有跟上,毕业论文也是和学硕一样的要求,“扩大专业硕士是国际趋势。但国内有的高校硕士点在对专硕学生培养的具体操作中,与国家发展专硕的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上就是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考研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考研网:www.kaoyanya.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学校难吗”相关推荐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的学校需要过国家线吗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的学校需要过国家线吗

考研过了国家线就一定能进复试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一般来讲“国家线低于或等于复试线”“国家线”是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是基础分数线,必须过了国家线才有资格进入复试。例如:国家线250,小明分数249,没有达到国家线,那么小明是没办法参加复试,也没办法进行调剂的国家线250,小明分数251;但是国家线单科英语45,小明只考了

2024-04-14 16:32:19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和国家线有区别吗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和国家线有区别吗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和国家线有区别吗有区别的,即自主划线和国家线是有区别的。正常情况下,自主划线的复试分数线会比国家线高;自主划线会先公布出来,一般在3月初或2月底,国家线会在3月中旬左右公布;满足自主划线的考生可以调剂到国家线的院校,但符合国家线的考生不一定能够调剂到自主划线的院校。当然了,自主划线院校会先组织进行复试工作,一般在3月中旬或下旬左右;而国家线的院校一般在4月初组织

2024-09-24 09:53:25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的34所大学都是985吗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的34所大学都是985吗

2025年考研自主划线的34所大学都是985吗是的,即自主划线的34所大学都是985高校。但,考研生需要知道的是,不是所有985高校是自主划线学校,也就是不是所有985高校具有自主划线资格。根据教育部规定,批准自主划线资格的高校只有34所。而列入985高校名单的学校有39所。34所自主划线院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

2024-09-24 09:18:11
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考研难度如何划分?
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考研难度如何划分?

2021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考研难度如何划分?2021考研已经拉开序幕了,为了帮助考生备考,猎考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考研:34所自主划线高校考研难度如何划分?”这篇文章,希望能帮到大家!第一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第一档考研难度是最大的,虽然各大高校研究生录取人数都在上升,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两所高校的研究生和其余高校也是有档次之间的差别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所高校

2023-11-04 22:19:19
34所考研自主划线学校是哪些 考研自主划线的学校主要有几个
34所考研自主划线学校是哪些 考研自主划线的学校主要有几个

34所考研自主划线学校是哪些考研自主划线的学校主要有几个当提到考研自主划线的学校,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一批具有特殊政策的高校。这些学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共34所,它们拥有决定初试分数线的自主权。不同于国家统一分数线,自主划线学校可以根据本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人数,灵活设置分数线。这一政策自2002年开始实施,旨在赋予学校更大的教育自主权,选拔适合的人才。这些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其分数

2024-11-09 18:54:12
考研34所自主划线比国家线高还是低啊 哪34所考研自主划线学校
考研34所自主划线比国家线高还是低啊 哪34所考研自主划线学校

34所自划线考研学校排名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位于考研难度第一档。这两所高校的研究生录取中,保送生占比超过50%,确保了优质生源。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与中科大,位于第二档。这些学校的专业录取竞争激烈,多以保送生为主,统招生名额有限,但冷门专业有时可能会出现招不满的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

2024-11-09 17:12:37
哪些学校考研是自主划线
哪些学校考研是自主划线

哪些学校考研是自主划线中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和部分高校的自主划线考试。自主划线的院校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的招生需求和学生质量设定分数线。这些自主划线的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这类学校的自主划线制度给予了它们更大的招生灵活性,有

2024-11-15 04:36:46
哪些学校考研是自主划线?
哪些学校考研是自主划线?

哪些学校考研是自主划线?北京大学北京市南京大学江苏省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东南大学江苏省 清华大学北京市浙江大学浙江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厦门大学福建省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山东大学山东省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武汉大学湖北省 南开大学天津市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天津大学天津市湖南大学湖南省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中南大学湖南省 东北大学辽宁省中山大学广东省

2024-12-06 04: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