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招院校 > 正文

考研分数各校校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2024-11-11 13:29:40 | 考研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考研分数各校校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相关的问题,今天,考研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考研分数各校校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考研国家分数线如下图所示:

国家线是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不仅总分要过线,而且单科也要过线,各学校通常会在国家线基础上划定学校各专业复试分数线,通常会比国家线高,当然很多非热门院校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

满分=100的为政治和英语,满分>100的为专业课,单科总分加起来并不等于总分。 考研网

考研国家线划分为A、B两类,A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类地区。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10分。

分区概念: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国家线和学校分数线的区别?

国家线即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是基础分数线,要有资格参加复试必须过了这条线。国家线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3月初公布。

学校分数线(简称学校线)是各招生单位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有关专业生源余缺确定的复试资格线,一般学校直接采用了国家线。

考研分数各校校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考研各个学校分数线

考研部分学校分数线如下,具体的进入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中心查询即可。

1、清华大学:理学380分、文学370分、医学310分。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2、北京大学:经济学380分、历史学380分、理学310分、工学310分。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3、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350分、护理学340分、应用心理学硕士355分。

北医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以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学科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六大门类,专业齐全,基础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实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分为五年制和八年制两种。

北京大学医学部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建设的高等学校,是中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考研分数各校校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考研分数线

考研网(https://www.kaoyan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考研分数线的相关内容。

2022年考研分数线如下:

学术学位分数线

专业学位分数线

说明:

1、考研分数线是考研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不仅总分要过线,而且单科也要过线,各学校通常会在国家线基础上划定学校各专业复试分数线,通常会比国家线高,其中很多非热门学校基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

2、一区:报考地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3、二区:报考地在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4、满分=100的为政治和英语,满分>100的为专业课,单科总分加起来并不等于总分。

注:在所有的考研院校中,有34所自划线的学校(这部分院校分数线一般早于国家线公布,他们根据自己的报考情况和招生计划自行划线),包括

北京: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山东:山东大学
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
上海:同济大学、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福建:厦门大学
广东: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湖南: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湖北: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
辽宁: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重庆:重庆大学
四川: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甘肃:兰州大学

以上就是考研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考研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考研网:www.kaoyanya.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考研分数各校校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相关推荐
2023考研分数校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2023考研分数校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2023考研分数校线2023考研分数校线如下图:1、国家线分类A类和B类国家线分为A区和B区(A类和B类),A区的总分比B区多10分。所以如果没过A区的国家线,不要灰心,过了B区的国家线,就可以调剂去B区。A区包括省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B区

2024-11-13 02:34:52
23考研查专业课分数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23考研查专业课分数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考研国家分数线如下图所示:国家线是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不仅总分要过线,而且单科也要过线,各学校通常会在国家线基础上划定学校各专业复试分数线,通常会比国家线高,当然很多非热门院校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满分=100的为政治和英语,满分>100的为专业课,单科总分加起来并不等于总分。考研国家线划分为A、B两类,A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类地区。这两

2024-10-16 05:48:11
财科所考研三本院校分数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财科所考研三本院校分数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考研国家分数线如下图所示:国家线是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不仅总分要过线,而且单科也要过线,各学校通常会在国家线基础上划定学校各专业复试分数线,通常会比国家线高,当然很多非热门院校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满分=100的为政治和英语,满分>100的为专业课,单科总分加起来并不等于总分。考研国家线划分为A、B两类,A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类地区。这两

2024-02-25 01:28:01
考研各校分数线 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考研各校分数线 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考研各校分数线每个学校的考研分数线都不尽相同。每个学校不同专业分数线也不同。分数线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专科。如果想要了解各个学校的考研录取分数线,可以在你所向往的学校的研究生官网上搜索历年的考研分数线,并就自己所要报考的专业在进行进一步筛查。下面两张图片是2022年不同专业专硕和学硕的初试录取分数线:由于复试每个学校甚至是每个学院都不

2024-11-26 13:09:57
首师大书法考研分数线(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首师大书法考研分数线(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首师大书法考研分数线314分。根据查询2022年首师大书法考研官网得知,2022年首师大书法考研分数线为314分,相较于2021年降低了4分。首师大一般指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位于北京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考研国家分数线如下图所示:国家线是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不仅总分要过线,而且单科也要过线,各学

2023-11-24 06:16:01
2023年河海大学考研分数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2023年河海大学考研分数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2023年河海大学考研分数线?2023年河海大学各院校各专业的研究生分数线如下:1、水文水资源学院的各专业和录取总分自然地理学:308分;人文地理学:307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44分;水文学及水资源:327分;城市水务:309分;生态水利308分;土木水利321分。2、水利水电学院的各专业和录取总分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343分;水工结构工程:307分;水

2024-11-25 23:53:00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内蒙古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 内蒙古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

23考研各院校分数线考研国家分数线如下图所示:国家线是进入复试的最低分数线,不仅总分要过线,而且单科也要过线,各学校通常会在国家线基础上划定学校各专业复试分数线,通常会比国家线高,当然很多非热门院校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满分=100的为政治和英语,满分>100的为专业课,单科总分加起来并不等于总分。考研国家线划分为A、B两类,A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类地区。这两

2024-12-04 20:02:35
考研各院校初试分数线 各个学校考研分数线
考研各院校初试分数线 各个学校考研分数线

考研各个学校分数线考研部分学校分数线如下,具体的进入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中心查询即可。1、清华大学:理学380分、文学370分、医学310分。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

2024-12-02 17: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