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6 22:35:36 | 考研网
考研网(https://www.kaoyan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考研微观经济学该怎么复习的相关内容。
如果下定决心要踏上考研的道路,建议在本科阶段认真的上好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门核心专业课,通过本科的沉淀对于经济学中涉及的核心概念有所记忆,搭建经济学的思考逻辑,这样将对的具体内容为提纲,抓着每个知识点进行梳理与整理
一,依据考纲,贴近考试
(一)查看大纲要求
既然是考研,想要高分就需要按照大纲复习学习,依据大纲是要求清楚考试大纲,要做到:
1、形成知识框架;
2、分清轻重缓急;
3、紧紧扣住要求;
4、不犯主观主义。
也就是说要按大纲要求系统掌握知识,明白编写者的意图,就可以贴近考试要求。
(二)了解考试题型
1.微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在题型方面有大致相似,但由于科目性质会有不同侧重,共同题型有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和计算
2.微观经济学由于研究家庭和企业这种个体最优选择行为,理论趋于成熟,数学应用较多,所以微观侧重于计算题。
考研网
二,熟悉命题,知己知彼
(一)熟悉命题规律
熟悉命题规律有以下几点:
1研究历年命题规律;
2认真做好几份答卷;
3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4要用经济规范语言。
在学习中就应该明确哪些知识点容易形成什么样问题,也就是说每方面知识需要你掌握的深度心中有数,看到题就知道是在检查哪个知识点,不要胡乱答,要经过几轮强化的训练,理解每一个经济学知识点,回答论述题一定层次清晰,表述完整。
(二)抓住相关热点
1.仅仅看考研指定参考书目,复习一些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花费时间总结一些专题热点,将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2.特别是要多看一些经典的经济类期刊杂志,一些不错的期刊论文可打印下来,予以归纳总结,拓展思路
三,抓住难点,把握重点
这是一场考试,知识很多但是却不能完全显示在一张试卷当中。这就需要我们对考试的重难点有所把握,这样才能让备考更加具有针对性,高分更有保障。
(一)重点知识罗列
1.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市场供求理论及应用,弹性理论及应用,消费者选择理论及应用(消费者均衡,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均衡;
2.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均衡(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及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市场的博弈分析方法),公共产品、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应用。
(二)难点知识罗列
第一章 供求理论→供求模型的构造;弹性
第二章 效用论→基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三章 生产论→短期生产规律;最优要素组合的条件;规模报酬
第四章 成本论→机会成本的概念及应用;短期成本规律;长期成本规律
第五章 市场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垄断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价格歧视;不同类型市场的效率比较;寡头市场的模型
第六章 要素市场→要素的使用原则;劳动供给曲线;欧拉定理;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经济租金
第七章 一般均衡和经济效率→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实证分析;规范分析
第八章 市场失灵→垄断的低效率与矫正措施;外部影响的市场失灵及矫正措施;科斯定理;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信息不完全导致的市场失灵
四,随机应变,掌握技巧
(一)学习技巧
1.第一步:把书本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每个章节在讲些什么内容。
2.第二步:在笔记本上提炼出每一个章节具体讲的内容、重点知识点,画出一个框架。
3.第三步:把框架内涉及的所有内容整理清楚,形成知识点万宝全书。
4.第四步:理解知识点,寻找内在的逻辑,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5.第五步:有条件的话可以看着自己写的框架将每个单元的内容复述给小伙伴们听,如果你可以清楚的有逻辑的把知识点解释的全面到位,那么这个知识点就做到融会贯通了。
(二)学习方法
1.第一,历年考题中,微观经济学所占比重少,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所占比重大。
2.第二,教材复习顺序:先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再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政治经济学》的书可以从6月份开始看,刚好我们7月份开始讲政治经济学课程。
3.第三,在论述题都会涉及到热点知识的分析,要注重平时财经信息的积累,多看相关的文章(主要是财科所老师的演讲、论文等),构思答题思路。关于热点知识,我们会开设课程,进行热点总结分析和预测。
4.第四,关于教材版本问题,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各版本教材差异不大。但是,政治经济学一定要用最新版教材,目前最新版为第12版。
(三)复习顺序
(1)目录法
在阅读前,先通读参考书的目录,对于每本书的知识体系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在翻开正文阅读,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在阅读之后也可以尝试着对照目录简要复述知识点内容。
(2)体系法
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尝试自己绘制逻辑,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上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最后祝考研的同学一战成名!加油!
五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来得及吗五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来得及,备考方法介绍如下:一、搜集了解考研信息:1、对于打算考研的人员来说,搜集了解考研信息是必须要做好的前期工作。考研信息包括考研条件、报考时间、考试科目及考试范围、意向专业和院校的报考通过率,历年的考试分数线等。2、考研信息可以通过各类考研网站查询搜集,也可通过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咨询了解,或通过考研成功的师兄、师姐们
6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来得及吗6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时间相对较晚。对于想要报考研究生的考生来说,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备考时间越长,备考准备也会更有条理和充分,考生也会更有信心。1、首先,实事求是地说,在6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可能相对较晚,但不同的情况需要区别对待。例如,如果考生本身的基础较好,在学习方法和复习计划的指导下,完全可以在约5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备考。2、
8月开始准备考研,来得及吗?来得及。8月份正是准备考研好时机!放暑假了,又不用上课,有大把时间来准备复习。复习时间长短并非上岸的唯一决定性因素。考研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直建议大家不要盲目的攀比复习时间。现在刚开始备考,是毕竟距离考研还有将近五个月的时间,你从现在开始精打细算剩下的时间,把别人用来休息、娱乐的时间多挪一些用在学习上,努力追赶也是完全有希望上岸的。在职人员怎么
考研政治九月份开始来得及吗来的及。各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八月底九月初才陆续出来。简章出来才能买专业课本才能复习,所以大家差不多都是九月份才能开始专业课,有些人比这还要晚。不跨专业的话难度就小了许多。好歹也有点专业基础。抓紧每一天的时间就等于抓紧了整个考研过程。扩展资料最好定一个学习计划,不到四个月了,定好每个月要完成的任务,还有每天的任务,比如每天看几篇英语阅读,专业课看几个章节之
想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1年公安学研究生求建议制定学习计划。每个人的素质和底子不一样,所以不要盲目追随所谓的全能攻略和计划,可以参考来制定自己的计划。通常英语和数学要贯穿始终,专业课要逐步加深,政治可以中后期再发力。计划不是摆设,要认真执行才行!而暑期是弯道时期,各个知识点一定要夯实巩固,在这基础上有所提升。协调好时间。备考的大三、大四、在职的,甚至有些大一大二的,所以时间
你觉得9月准备考研还来得及吗?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9月份才开始准备考研的话,时间其实属于很不充裕了。不过这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基础不错,学习能力也很棒,以及选对了适合自己的或者专业等等,那这种就完全有可能在9月准备考研并且还成功上岸的。不过在9月才准备考研的话,要考虑的就是需要有强大的毅力和科学的备考计划,每天自己的时间都要严格按照这个备考计划来,但凡有一点懈怠,可能自己的考研之路就这
我是一个三本生现在大二想考研现在开始学习准备来得及吗?请各位学长给点看法现在准备太早了战线拉得太长了,很有可能到最后你会坚持不下来。现在你只要把英语学好,如果有数学,把数学学好就行了。大二还是好好享受大学生活吧,大三开始准备就算早的了。不过如果真的啥都不想就是想看书,我建议你看看专业课书,拓展下知识面吧。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最合适?怎么做时间安排?考研是一项需要长期准备和规划的
我想考10月的MPA,现在开始备考来得及么?都考什么?应该用什么教材,有辅导班么?10月在职MPA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十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现在才四月份,还有五六个月的时间,肯定来得及。10月MPA考试科目为: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和在职联考英语,联考英语的话是跟在职法律硕士、在职教育硕士考的一样的,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考试内容如下:文科生的话可能MPA高数这块会有点难,条件允许的
2024-11-15 22:23:28
2024-03-24 07:04:47
2024-03-19 17:41:39
2024-10-13 01:37:08
2024-03-18 19:25:51
2024-03-16 13: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