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 20:42:54 | 考研网
浙江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作为一名考研成功上岸且在读一年有余的研究生,有时再次回首我关于考研的所有经历,总是感慨万千而倍感充实的,闲时写下这篇经验贴,希望能对正决定考研或正在准备考研,甚至是马上要考研的同学提供微小的帮助。
我本科专业是管理学,在大三的时候和大家一样决定考研。随后我加入了2018年的考研大军队伍,很光荣的是成为了其中一员,不幸的是我变成了炮灰。接踵而至的是“失业”。做为炮灰的我那时候大四很容易接受了失败的事实,心里想:没关系,找工作!但是面对春招,面对各种岗位,我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一技之长,更别说是竞争实力了。所以当时我陷入了深思中,是找工作还是二战?要么找个随随便便的工作,要么考研重塑自己人生道路。
其实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很艰难,一方面,本身自己经历了考研的艰难,知道很有可能二战又失败了;另一方面,二战要是再次失败,我就要找工作,那时候可就没有校招的待遇了,只能赤裸裸地参加社招了。我认真的思考了好久。我觉得,首先,考研是趋势,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考研队伍这是事实,而且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我发现更愿意要研究生,更欢迎研究生。其次,人往高处走,考研会接触到学识广博的同学,会认识优秀的师姐师兄,会跟随厉害的导师,这有助于自己成长,有助于扩大自己朋友圈的广度和深度。最后我决定无论怎样都要二战。
那时的我还有两个月就毕业了,距离2018年12月上考场还有6个月左右的时间,我要尽快确定考研院校及专业。理性的分析了一下,本科学了4年的管理学,管理是人文社科,偏文,而自己是擅长理科。所以,决定跨考一个偏理科的专业。我发现数量经济学对于我来讲正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毕竟它要用到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来解决问题,学习者不仅要擅长理科还要会一些统计软件,就业方向又是证券公司。所以,研究生读下来之后我还会用一个统计软件,以后还可以去证券公司工作,岂不是一举三得。这样专业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择校。通过打听、查找,浙江大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浙大数量经济全国排名一直名列前茅,性价比很高。每年招生会招20多名,而且有的时候还会扩招,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就这样目标院校专业定了下来。
一、专业目录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金融数量分析
02(全日制)计量经济理论与应用
接下来是备考,初试一共考四门:思想政治理论、数学三、英语一、专业课。我一共分成三个复习阶段,7月—9月中旬基础阶段,9月中旬—10月强化阶段,11月—12月冲刺阶段。
二、初试经验:
(1)政治
一直跟的徐涛老师的视频课,非常喜欢徐涛老师,讲课很有趣不枯燥。首先我对政治还是挺喜欢的,政治是一门用时最短但是提分最快的学科。只要每天花出一点时间用心记知识点,你的分数就会蹭蹭的上。重点在选择题,大题大家都背的肖老师的四套卷,有能力和时间可以背八套卷的,今年也出题了。大题一定要知道背的是什么,建议分科目背诵,因为考试的时候大题是分科目的,你要知道要用哪科的知识去写。当时我顺了一遍每科肖老师预测的题目,看看哪一个适合就写哪个。选择题40分+上70分比较容易,当时我做了所有老师预测卷中的选择题,时政题不用特地买小册子背,看预测卷中的就差不多知道热点了。选择题也要卡时间做,保证一定的时间给后面的大题。
(2)英语一
英语是一个需要积累和坚持的科目,每天必须拿出一部分时间给英语。我按题型说下怎么学习。完型的话可以看视频,因为最后我没有时间了只看了宋逸轩老师的总结,并且完型分数比较小,我就把重点放在了真题上面,出现过的词组和单词要掌握。其实其他部分做好了,有了一定的语感,完型还是比较容易的。老师总结的一些技巧还是很好用的。阅读理解是大头,前期可以每天一篇的进行精读,并且按照记忆曲线来回顾。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证在20分钟内卡时间完成一篇。一开始我是每句话都读的,做顺了之后可以根据题干只读做题需要的部分。里面有的长难句要吃透,不熟悉的词汇重点掌握,我在第二遍重刷真题的时候把我不熟悉的词记在了一个小本子上,可以抽出零散时间复习。并且黄皮书的解题技巧有时候还是有用的。第一遍精读的时候最好用铅笔,如果已经在卷子上标注了可以利用解析册里的部分,盖上右边的原文从重新做。黄皮书里的单词小册子非常好用。
新题型我也看的宋逸轩老师的,这部分要争取拿满分,技巧比较多。翻译看的唐静老师的,把阅读中的长难句吃透了会很轻松,固定句型要熟悉,先划分句子看看怎么拿分,不要写成一大长句。最好每个词都对应,实在不会的,可以猜出大意总体写一下。作文王江涛老师的非常推荐,有万能句式,每天早上回顾一遍保证不会忘。另外我还背了黄皮书近15年的大作文小作文,分类背诵会更有效。最后还是强调真题,不用做什么别的题目,真题我大概刷了三遍,近10年的大概4、5遍。
(3)数学三
数学我是暑假开始的,选择了张宇36讲,李永乐线性代数基础讲义,还有王式安的概率论辅导讲义。我一直比较擅长数学,而且到最后做题的速度是越做越快,所以,我在两个半月内做完了这些题。其实比这还多,做完这些题之后,我接着做的李永乐660和张宇1000题。每科都要做,都要熟悉,要不然学完高数忘线代,忘完线代忘概率。最后冲刺阶段开始张宇、李林押题卷。看以前做错的题以及自己易混知识点。
(4)专业课
经济学(一)的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占50%、西经宏微观占50%。
复习资料:高鸿业《微观宏观经济学》;刘诗白《政治经济学》;吴开超《微观经济学》;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跨考的同学建议先以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与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打基础。
今年数量经济学的复试笔试仅考察数理统计,重点内容主要是数理统计的相关章节(统计量及其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也要注重概率论部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基础知识。参考书目的课后习题较多,我是购买概论与数统教程配套的习题答案,但是题一定要自己做,确实不会了再看答案,这样复习效率才能达到。
关于计量经济学的复习,以前复试是包好含了的,但几年大纲没有要求,但是不确定复试面试专业课问题的考察范围,所以有必要对计量经济学进行复习,做好足充分准备。
三、备考时间规划:
第一阶段7月—9月中旬基础阶段:
1. 政治:我知道自己不擅长政治这种文科学科,因此二战也没有懈怠政治。从7月份开始看徐涛老师的视频,看他的强化课,讲的特别好。马原、毛中特、史纲会记笔记。我用的教材是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我会在精讲精练上再画出徐涛老师讲的知识点。
2. 数三:我选择张宇36讲,李永乐线性代数基础讲义,还有王式安的概率论辅导讲义。因为一战已经学过一遍,2018年考研数三考了113分,所以这次学着相对轻松。我一直比较擅长数学,而且到最后做题的速度是越做越快,所以,我在两个半月内做完了这些题。(其实比这还多,做完这些题之后,我接着做的李永乐数三660)。
3. 英一:每天都看恋恋有词单词,反复看。我只做真题,真题我选择的是张建黄皮书,从1997年开始做,先做1997-2003年真题,主要找感觉,学习单词,接着做2004-2014真题,另外学习唐静的翻译拆分和组合那本书(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划分句子成分的时候可以用不同记号表示,每天一个句子。
4. 专业课:浙大数量经济考微观和宏观,用的参考书是高鸿业的书。所以这阶段我主要打好基础,看书两遍加课后题,试着去理解。
第二阶段9月中旬—10月强化阶段:
1.政治:将总结的非重点看一看,重点多看看。开始刷题,看书学完一章就把对应的1000题做了。10月初涛哥的分析题开课了,因为他会讲分析题万能模板,讲的很好。所以,我分析题跟的涛哥。
2.数学:打好基础之后,我继续做660和张宇1000题。1000题做的要比去年好,通路了很多。当然在每科都得做,每天都要熟悉,要不然学完高数忘线代,忘完线代忘概率。所以这个时候不要自疑,千万稳住,别自疑,因为:我们都一样。
3.英一:单词依旧。真题为2004-2014,精做三遍,每天还是唐静的那本翻译书,并且开始背王江涛的作文--大作文10篇,小作文10篇。
4.专业课:开始研究真题,真题各个知识点。然后做尹伯成习题蓝皮书。
第三阶段:11月—12月冲刺阶段
1.政治:开始看真题,练习手感,然后做各个模拟题,背知识点。
2.数三:开始张宇、李林押题卷。看以前做错的题以及自己易混知识点。
3.英一:2015-2019年真题,做到精,反复看。背作文,做翻译。
4.专业课:看真题,背知识点,扩充知识点。闭着眼睛能讲出来就行。
初试专业课主要题型有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出题范围就是高鸿业宏微观,所以这本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看。简答题就问啥答啥就行,有图的一定要画图,但是论述题就要学会扩展,把有关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的往上写,有图的一定要画图,不要画错了。计算题就要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把公式要写上:比如:Y=C+I+G,计算题可以多做做尹伯成习题集。多看看真题。
四、关于复试
复试主要是分为:专业课面试、英语口语面试及听力、专业课笔试。
浙大数量经济学初试:复试为7:3,虽然看着不是很高,但是复试真的很重要 ,因为上线的人几乎和你的初试分数都差不太多,拉开差距的就是复试成绩了。
五、总结
考研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情况,按自己的能力安排每一个阶段学习计划,并且及时反馈,每一个小阶段都要反思总结并且适当调整自己,不要为了未完成之事懊恼,想想做什么能有最大的提升。初试考前把每一次模拟都当成正式考试,考完不断反思如何提高应试能力。
心态也至关紧要,记住,没有人是完全准备充足才去考场的,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准备后的实力,不必过度焦虑。
经过千辛万苦终于上岸,政治60分+、数学130分+、英语60分+、专业课120分+。其实,无论考没考上,只要你坚持下来你就成功了。上了考场你会发现很多人都弃考了,政治考过之后又一堆人弃考,每一科过后都会有人放弃,无论如何你都不能放弃。一定要坚持下来。一科考过后要像翻书一样给它翻过去,不用去想。因为,你不是阅卷老师,所以你想也不知道自己得多少分。其次,你又不知道其他人是否真的考的比你好,你只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就可以。上了考场你就赢了!加油,不辜负自己!
以上图片中,是2012年至2020年MBA/MPA/MEM的国家统一划线,每年基本上都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
以上是浙江大学2020年的复试分数线的基本要求,随着每年研究生报名人数的递增,竞争人数的增加直接会导致分数线的上涨,根据历年的分数线和国家线来看,至少要大于180分,当然对于考研而已,自然是分越高越好,加油!
考研网(https://www.kaoyan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之类的大学是高考容易考上还是考研容易考上?的相关内容。
对于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高考肯定比考研难(不说后门和竞赛那些没有通过高考参加的考生),因为比如拿广东省来说,近70万的考生有多少个能考生清北二校,但是考研就不同了,全国一共才165万考生,能清北二校招人都是几千人,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显然高考清北比研究生要好考的多。但是,你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物以稀为贵,本科清北的要比研究生是清北的受社会认可度和各方面荣誉感知都要强的多,研究生出来以后人家还要问你,你的本科学校是哪里,是不是211,是不是985,所以说血统纯正更重要。济南大学MPA历年分数线是多少?超国家线4分有没有希望?第一个问题,济南大学MPA历年分数线基本都是国家线,2019年复试线为:170分,2018年是165分,2017年是170分。具体济南大学MPA近3年的复试线通知如下:1.2019年公共管理(MPA)专业本次复试拟招收44人,(如有扩招计划,官网另行通知),此次复试线为国家线,凡一志愿报考济南大学,总分在170分以上(含
考研的总分是多少,一般国家线是多少?国家线是一个最低的分数线。偶尔有浮动,每一科都有一个分数线,比如英语政治多数时候是48分。就是如果单科没过国家线的话,不会有复试的机会,也调剂不了。任何高校都不会录取了,其它科分数再高也没用。总分:高数150分,英语100分,专业150分,政治100分。最终的考研录取分数算法:初试分数=4个课程的卷面分书的和;复试
数三国家线一般多少分考研数学国家线一般是60—70分。数学三技巧先解答填空题,一般讲填空题是基本概念,基本运算题,得分比较容易,当然试题中计算题或者证明题以平时看书或者参加辅导班老师所讲的例题类似的也可以先做;其次做计算题。一、踩点得分。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答得多,有的人解答得少。为了区分这种情况,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
历年考研英语一国家线历年考研英语一国家线介绍如下:2022年考研英语分数线:哲学45,经济学52,法学46,教育学51,文学56,历史学46,理学39,工学38,农学33,医学43,军事学37,管理学51,体育学40,艺术学37。2021年考研英语分数线:哲学41,经济学49,法学44,教育学47,文学53,历史学43,理学37,工学37,农学33,医学41,军
考研国家线一般多少分能过一般来说,国家线是一个达标的分数线。偶尔有浮动,每一科都有一个分数线,比如英语政治多数时候是48分。就是如果单科没过国家线的话,不会有复试的机会,也调剂不了。任何高校都不会录取了,其他科分数再高也没用。如果你报考的是农学类、军事类、体育类、工学类、工学照顾类、理学类、医学类等学科的话,考研分数超过300分大概率是可以稳过国家线的。如果你的学科是法学、哲学和历史
考研国家分数线一般多少分啊?考研的单科线在50-60分左右,总分线在250-350分左右。具体分数线需要参考当年考试难度和招生计划,以及所报考专业和院校的竞争情况。考研分数线是由教育部和各高校根据当年考试情况、招生计划和专业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确定的。因此,每年的分数线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考研单科线是指政治、英语两门公共课的分数线,而总分线则是指所有考试科目的总分数
小学教育考研分数线截至2024年3月,该分数线在A区分数线是350分,B区分数线是340分。根据大学生必考网查询到的信息,2024年教育学考研国家线A区单科(满分=100分)51分,单科(满分>100分)153分;B区单科(满分=100分)48分,单科(满分>100分)144分。br>通常来说,A区考研国家线总分比B区高10分左右,单科线高3-5分,国家线是考研进入
考研英语一国家线一般是多少分考研英语一的国家线一般都在30-55分左右,由于专业不同,考研英语一的国家线也会略有不同,自主划线的高校英语分数线会高更高一些。预测2022年考研英语一国家线每年有很多同学因为考研英语不过线而无缘考上研究生,有些二战、三战的同学可能就是卡在了英语线上,最终与复试无缘。其实考研英语一每年的考试难度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分数线上下浮动不大,基本上都是在30分
2024-12-29 19:57:11
2023-12-08 19:30:12
2024-12-21 15:02:53
2023-08-19 18:45:30
2024-02-09 22:42:33
2025-01-07 02: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