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资讯 > 正文

报考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

2024-11-26 08:53:43 | 考研网

考研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报考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报考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

报考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

报考在职研究生已经成为在职人员主要进修方式,每年不少学员前来报考,他们比较担心的就是考试难度,那么报考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
目前,在职研究生主要是以同等学力申硕方式进行招生的,因为考试难度小,通过率比较高,历年的通过率在70%左右,
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学员只需满足大专以上学历就可以报名,学员可以免试入学,不用参加入校考试,符合要求的学员就可以入校进行学习。
学员需要通过2年左右的课程学习,课程主要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课,在课程学习完之后参加结业考试,成绩及格修满学分便可获得研修班结业证书。
满足申硕考试要求的学员就可以申请5月份考试,申硕考试科目只有外国语和学科综合,每科成绩满分100分,达到60分视为及格。而且很多院校考试机会为4次,所以想要通过考试难度不大。
通过申硕考试的学员,还需要进行最后的论文答辩,通过之后便可获得院校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此证书含金量是比较高的,可以帮助以后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报考咋子研究生通过率全部内容,如有疑问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报考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

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

全国统考由于是能够获得双证的报考方式,受到很多在职人员的欢迎,而忽略了其考试的难度,双证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培养标准,一样的考试难度和录取分数线。

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不高
在职研究生教育主要是针对已经工作过的在职人士,所以考试并不困难,而且比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简单得多。只要考生认真认真做好考试准备,考试及格的几率很高。在职研究生历年的通过率是比较高的,因为目前大多在职人员都是以同等学力申硕方式进行报考,这种方式入校门槛低、考试难度小,历年的通过率高达70%以上。
在职研究生学历学信网可查吗
学信网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这一网站是认可的网站之一,具有极高的社会认可度和公信力,而双证在职研究生所获得的学历证书,可以在这里进行查询和验证,证书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代表了学员在学习期间参与了所有的课程学习,并且所有的考试都达到了学校的毕业标准,这是硕士学历的证明。目前很多的院校都提供了双证在职研究生这一学习方式,会为毕业的人员颁发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毕业人员可以取得硕士学历。
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报考条件
1、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有特殊贡献以及成绩者;
2、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者;

3、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的在职工作人员。
注意:
1、在职人员需满足以上三种条件中的一种方可向相关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提出入学申请,如需申请硕士学位,必须满足拥有学士学位满三年或拥有其他专业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在职研究生通过率是多少?

考研网(https://www.kaoyan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在职研究生通过率是多少?的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在职研究生现在只有一月联考和五月同等学力申硕两种报考方式,那么不同的报考方式在职研究生通过率是多少呢?
下面在职研究生教育网给大家简单介绍:
五月同等学力申硕通过率
以五月同等学力申硕的方式报考在职研究生的考试通过率最高,有关数据显示5月同等学力申硕通过率在55.7%至75.3%,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五月同等学力申硕通过率在75%以上,中国人民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通过率常年在70%以上。
主要是因为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可以免试入学,也就是说,先报名在职研修班学习再参加考试。一共只考两门科目,只需全部及格即可,并且一般院校会为学员保留四年的有效成绩,社科院会保留六年。因而通过率较高。
一月联考通过率
以一月联考的方式报考在职研究生的考试通过率较低,据调查显示一月在职联考申硕通过率达到了30.6%至40.5%之间。
主要是因为一月联考在职研究生是考试入学,考试难度与统招研究生无异,对于在职多年的人员而言着实不易,并且是淘汰制,属于择优录取的制度,由于报考名牌院校的人数较多,招收名额又有所限制,因而会淘汰很大一批学员。
报考在职研究生,选择学习方式很重要,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深入了解在职研究生再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形式。对在职研究生报考时间、分数线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查询本站具体文章介绍,或者咨询右侧在线老师。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考研网

以上就是考研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考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考研网:www.kaoyanya.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报考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相关推荐
郑大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
郑大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

郑大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郑大在职专业硕士的通过率并不高。与同等学力申硕相比,郑大在职专业硕士需要参加入学考试,这使得情况更为复杂。考生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硕士研究生初试,与全日制本科生在同一时间完成考试,考试内容也是一致的。只有当考生的初试成绩达到院校复试分数线,才有机会进入复试阶段。最终,学校将根据考生的成绩进行择优录取。郑大在职研究生专硕的录取率大约在10%-30%之间。如果考生人数

2025-01-16 07:19:14
中国人大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
中国人大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

中国人大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吗中国人大在职研究生通过率是很高的,中国人大在职研究生的招生方式有两种,这两种的报考流程和考试难度是不一样的,其中同等学力考研难度较小,通过率非常高。而一月联考难度较高,但是只要努力学习也是比较容易通过的。具体介绍如下:一月联考难度较大,竞争激烈,不仅有初试还有复试,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通过率不高。但是考生毕业后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中国人大在

2024-11-23 01:56:00
会计学在职研究生的考试通过率高吗?
会计学在职研究生的考试通过率高吗?

会计学在职研究生的考试通过率高吗?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人员都认识到提升知识的重要性,其中在职研究生受到很多人员的青睐,那么会计学在职研究生的考试通过率高吗?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会计学在职研究生是以同等学力考试报名的,考生可以随时免试入学参加课程学习的,等课程学完后再申请硕士考试的,其考试科目简单,因此考生很容易通过考试获得硕士学位证书的。会计学在职研究生的申硕考试,需要在每年3

2024-11-22 08:13:52
哪种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 哪种在职研究生好考?
哪种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 哪种在职研究生好考?

哪种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哪种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了解在职研究生的人都知道,在职研究生报考方式很多,可以供不同需求的在职人员选择,对于在职人员来讲考试难度是他们非常关心的,毕竟对于上班族来讲没有更多的时间学习,那么到底哪种在职研究生通过率高呢?下面在职研究生教育网老师给您介绍。2014年在职研究生通过率排名情况:第一名:五月同等学力申硕五月同等学力申硕考试通过率至始至终考试通过率都

2024-05-29 11:21:09
汕头大学在职硕士入学考试通过率高吗?
汕头大学在职硕士入学考试通过率高吗?

汕头大学在职硕士入学考试通过率高吗?汕头大学在职硕士入学考试通过率分析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汕头大学同等学力申硕入学采用免试入学政策。意向者只需符合报名条件,通过院校审核即可入学。因此,其入学通过率相对较高。课程班结业后,符合条件的学员可继续申请硕士学位。考试科目为学科综合和外国语,每科满分100分,只要达到60分即可通过,考试难度不高。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相比之下

2024-11-17 12:46:31
文都考研通过率高吗
文都考研通过率高吗

文都考研通过率高吗文都考研的通过率确实比较高,这得益于其在考研领域的权威地位。这里的教师团队对考研有着独到的见解,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每年,文都考研的押题数量也处于领先地位,这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备考的针对性。文都考研的教学质量和课程设置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其课程内容涵盖了考研的各个科目,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还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

2024-11-30 23:52:54
考研复试一般能过吗 通过率高吗
考研复试一般能过吗 通过率高吗

考研复试一般能过吗通过率高吗不一定,但也差不多,初试过了,复试相对较为容易,不过也要看专业和院校的情况。所以,初试过了之后,复试也要精心准备,不能掉以轻心。一般按照1:1.5/1.2初试成绩排名,取前面的择优录取。复试成绩计算各个高校考研复试成绩计算方法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方法如下: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90%-笔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

2024-11-13 10:34:19
中级经济师好考吗?通过率高吗?
中级经济师好考吗?通过率高吗?

中级经济师好考吗?通过率高吗?中级经济师职称相对比较好考,通过率高,约在38%左右。报名参加经济专业中、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10年,取得经济专业初级资格(含1992年年底以前通过国家考试获得的经济员资格或1993年1月6日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评聘的初

2024-06-12 11: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