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研究生院官网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成绩出来了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考研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成绩出来了吗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公布查询时间:2020年2月10日12:00起。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即可查询本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6年,是我国首批设立的33个研究生院之一。本院下设3个部门:综合办公室、研究生培养处和研究生工作处。
大连理工大学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4个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MPA)、建筑学、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金融、应用统计、艺术、翻译、工程管理、新闻与传播、城市规划、汉语国际教育和体育19个专业学位类别的博(硕)士学位授予权点。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大连理工大学 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大连理工大学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 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大连理工大学 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 大连理工大学 ;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 大连理工大学 ;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 大连理工大学 ;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12年正式启动领军型大学建设工程。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 大连理工大学 建设盘锦校区,该校区依照“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建设,与主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办学。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4321人,其中专任教师265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2人、青年学者1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3人,国家“*”入选者24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8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3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1人;博士生导师726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808人,副高级职称1098人。学校现有本科生25380人,硕士生10537人,博士生4836人。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学校设有研究生院,7个学部【6个管理重心在学部,1个管理重心在学院(含3个正处级建制学院)】,8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个专门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盘锦校区设有基础教学部和7个学院;开发区校区有3个学院。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涵盖1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结构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现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建筑学硕士、工程(博士、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城市规划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体育等13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设有87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的本科专业82个,目前调整为77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有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是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试点学校之一,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学校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的工程学和化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优势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实力雄厚。建有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 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学校有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特种加工及微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20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2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公共技术创新平台,9个技术创新基地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4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90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8项、其中金奖1项。目前有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进入全球前1‰;12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上榜学科数位列国内高校第17位。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42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326.8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期刊5.8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21.3万平方米。同时,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网络体系。
学校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207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校所合作关系;学校有留学生1434人;2014-2016年,申请了34个聘请外国专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建立了6个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共争取国家各类引智经费2528.6万元,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2674人。为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专业水平,学校积极拓展包括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海外实习等150余项海外交流项目。2014-2016年,共派出长短期交流学生4278人。
目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特色,全力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报考须知
考研网(https://www.kaoyanya.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报考须知的相关内容。
【 #考博# 导语】 考博频道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了解到,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报考须知已发布,详情如下: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海外一流高校中国籍优秀本科毕业生(仅可报考“0703化学”一级学科下相关专业)或在境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资格审核前须提交认证报告。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学校规定。
4、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须符合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名时必须提交《报考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一份,并加盖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公章,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地区)就业。
二、招生学科、专业与导师
2023年我校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请登录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主页查询网址:
_xsx_.htm
。招生导师、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等信息请登录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主页查询(
_bs.aspx
)。招生导师的个人详细信息请登录大连理工大学教师个人主页(
)查询。
三、报考类别
我校学术型博士生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
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简称定向)和非定向就业(简称非定向)两种类型。我校理工科专业学术型博士原则上不招收在职定向博士生(不含专项计划),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定向博士生录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本学部(学院)录取总数(不含专项计划)的5%。
四、考试方式
我校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有三种考试方式:普通招考(含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选拔及考核办法,详见《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硕博连读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考核及录取工作通知》《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硕博连读专业学位博士(工程博士)研究生考核及录取工作通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选拔及考核办法,详见研究生院招生主页《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含直博生)办法》。
五、报名
我校全面采取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申请考核制报名具体要求如下:
报名前,考生应与意向导师充分沟通。经导师确定同意后方可进入报名环节。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未进行网上报名的考生,报名无效。
1、网上报名
考生于2022年10月25日—2022年11月11日间通过我校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
2、上传电子版材料
申请材料在申请阶段以电子版形式在报名系统中提交。申请人须将下述材料的(2)-(12)项,按照《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材料模板》(见附件2)格式要求按顺序以PDF格式上传报名系统。证书、证件、成绩单、科研成果证明材料等上传内容要求清晰可见,附件总大小不超过20M。
3、网报信息审核
(1)报考导师审核是否同意报考(博导审核系统网址:
;博导审核操作说明网址:
)。
(2)研究生院审核考生网报信息及(2)-(12)项材料是否符合报考基本条件,外语是否免试。
(3)网报信息审核通过后,考生下载打印第(1)项材料上传网报系统。
4、提交纸质版报名材料
申请者按顺序装订在2022年11月14日前提交或邮寄到报考院系(报考院系联系人网址
)。申请者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有关证明。
提交材料内容包括:
1、《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网报信息审核通过后,考生本人签字并上传系统)。
2、硕士学籍、学历、学位材料:
(1)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已获得硕士学历考生提交硕士《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3)仅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请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并提交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出具的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
(4)在境外获得研究生学历学位的考生需提交学历及学位证书复印件,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3、本科学历材料:《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4、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
5、本科、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开课学校培养单位出具的成绩单,或有加盖人事档案部门公章的从人事档案中复印出的开课学校成绩单)。
6、外语能力证明材料复印件。
7、两封报考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推荐书。报考导师不可作为推荐专家,如申请者报考博士生导师与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导师非同一人,则其中一封推荐信原则上由申请者攻读硕士期间的导师(硕士导师职称不受限制)撰写。推荐书具体格式详见附件模板。
8、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结论部分(已获得硕士学位)或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届硕士毕业生)。
9、科研能力学术成果证明材料:已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申请专利、科技奖励以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等(包含但不仅限于上述内容)。
10、报考专项招生计划的考生请参照各专项招生简章(另行公布)补充提交其他材料。
11、报考定向类别的考生需提交《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在职定向博士生报考申请表》(见附件模板)。
12、《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计划书》。
备注:有关学历、学籍认证材料可登陆学信网下载,网址:
。
六、考核与录取
(一)考核
1、资格审核
学校对申请者资格进行初审,各学部、学院应组成专家组对学校初审通过的申请者进行终审。终审应依据各学部、学院制定的审核标准对申请者的学习经历与成绩;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高水平学术文章;考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等综合评价,按照“择优选拔、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资格审查通过者由学部、学院通知进入综合考核环节。
2、外语考核
外语水平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申请者,可以免参加外语水平考核。
英语:
(1)六级≥425
(2)专业英语四级/八级≥60
(3)雅思≥6或托福≥80/550或GRE≥260/1300
(4)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留学一年以上(须提供留学证明和成绩单)
小语种:
仅限我校2023年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语种。须提供语言考试(中国举办或该语言国举办)的通过证书或合格成绩单,以学校审核结果为准。
外语各种考试成绩证明时间以2016年11月11日至2022年11月11日期间有效。若申请人提供的外语成绩证明超出有效期的,或不符合免考的可以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外语考试(考试时间等安排详见招生网页通知),并需达到规定的录取成绩。
3、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由各学部、学院负责组织。综合考核分为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和综合能力三部分,每部分满分为100分,成绩在60分以下视为考核不合格,不得录取。每部分考核可以采取笔试、实验、面试和撰写科研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具体方式由各学部、学院确定。其中,采取面试考核方式须成立“考核专家组”,“考核专家组”由不少于5名的教授(或博士生指导教师)组成。
综合考核成绩由学部、学院在第一时间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资格审核和综合考核的具体要求及实施办法由各学部、学院制定,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公布并实施。
(二)录取
1、外语达到规定要求,综合考核各部分成绩在60分以上的考生视为合格。
2、各学部、学院根据综合考核结果、导师的招生名额,结合复试成绩及综合考察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在招生计划内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3、拟录取名单公示无异议,经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4、被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在2023年9月入学(具体时间以学校新生入学须知为准),其中定向就业博士生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协议,个人档案及工资关系保留原工作单位;非定向就业博士生按教育部规定向存档单位调取档案(有工作单位的考生还需提交离职证明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以及工资关系转出手续)。
七、学制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博士阶段)的基本学制为4年,直博生的基本学制为5年。
八、学费及奖学金政策
1、学费:全日制博士学费为1万元/年。
2、奖学金政策:我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博士生助学金、博士生学业奖学金、优秀博士论文单项奖学金、优秀博士论文特别奖学金、博士研究生的助教和助管酬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多种奖助方式为核心的新型奖助体系,奖助学金额度大幅提高,博士生生活待遇水平显著提升。博士研究生助学金基本标准为2250元/月,导师可以利用科研经费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助学金标准,可达8000元/月。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第一学年标准为15000元/人·年;第二学年根据科研业绩等情况动态调整后,一等为18000元/人·年,二等为15000元/人·年。
每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水平公派项目及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选派研究生到国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联合培养。
九、相关信息查询
1、博士生招生的报名、考试、成绩、录取等信息均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主页上进行公布,请及时查询:
2、研究方向及专业目录查询:
_bs.aspx
3、外语考试大纲下载:
十、其他
1、导师招收名额具体要求按照我校研究生指导教师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2、被我校拟录取的考生不应再报考其他招生单位。
3、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考信息经现场确认后不予修改报考导师、报考专业、报考类别等信息。在报名或考试中,对违反招生规定或弄虚作假取得报考、录取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实,取消其报考、录取资格。
4、报考少民骨干计划、对口支援计划考生请在报名系统“专项计划”项标记。少民骨干计划的报名和考核具体要求以《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为准。
5、录取类别为全日制非定向的考生,入学前须将全部档案和人事关系转到我校,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按学校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如果发现学生假脱产,将取消录取资格或学籍。
6、对违反国家和学校招生规定取得入学资格或者学籍的,学校将取消其学籍,不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将当依法予以撤销。
7、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报考博士研究生须获原定向单位同意或解除原定向关系。
8、如果上级部门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
十一、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研究生教育大楼610室(116024)
联系人:姜老师
联系电话:(0411)84706395
电子邮箱:jiangzq@dlut.edu.cn
附件: 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材料模板.doc
原文标题:大连理工大学2023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报考须知
文章来源:
考研网以上就是考研网为大家带来的大连理工研究生院官网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成绩出来了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考研网:
www.kaoyanya.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