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9 10:08:18 | 考研网
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希望通过继续深造来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许多高校推出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项目,允许上班人士在工作期间报考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形式有所不同,主要特点在于选择定向就业形式。
一、如何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
(一)报考条件(1)管理类:拥有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后,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非管理类:拥有大学本科学历毕业的学员,对毕业年限无要求;或大学专科学历毕业,并满足获得毕业证书满2年及以上的学员;或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学员。
(二)报考流程(1)网上报名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登录研招网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可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其中预报名为每年的9月份,正式报名为每年的10月份。
(2)现场确认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需要按照报考点安排进行现场确认或者网上确认,在确认的时候,考生可对有误的报考信息进行修改。在现场确认期间,考生需要进行资料审核、核对网上填报信息,网上信息核对完毕的可进行拍照、上传照片、录入指纹,缴纳报考费用。
(3)参加考试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参加初试和复试。其中,初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2月底或。若报考的是管理类专业,考试科目包含管理类联考综合和外语。若报考其他专业,考试科目包含政治、外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
初试考试成绩合格的学员,可以继续参加该校组织的复试考试,复试考试没有固定时间,考试时间一般在三、四月份。学员完成复试被招生单位择优录取后即可缴费入校学习。
二、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要选择定向就业模式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院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即录取类别均为定向。考生在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报考类别”应选择“定向就业”,并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或定向就业协议,简称协议,下同)。不能提供定向就业合同(或协议)的,院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对于报考院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但在网报系统中报考类别选择“非定向就业”的考生,须接受在录取时录取类别为“定向”,且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或协议),否则院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签定向就业协议的意思是,在报考研究生之前,有一些企事业单位会和学生签订协议,约定在学生毕业后为其提供一份工作。这样的协议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保障,可以确保他们毕业后有一份工作。但同时,签订协议的学生也需要承诺在毕业后去协议中约定的单位工作。
三、考研定向就业是什么
(1)考研定向的意思考研定向又称定向培养研究生,指由国家按照计划招收,在录取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在入学前签署定向培养协议。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培养单位提供。毕业后按照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
(2)考研非定向的意思考研非定向的意思是指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学习期间培养费由个人承担,能够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以及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可以回到原工作单位上班,也可以实行双向选择就业。
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初试统考科目,首先按照专业门类设置2门到4门考试,再根据具体学科设置考试科目,如果对于成绩有疑问,是可以申请复核的,下面的小编就给各位讲讲有关的规定。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统考科目设置说明
(1)大多数专业考试科目为4门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2)部分专业考3门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满分为150分。
(3)管理类专业只考2门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4)初试成绩每年2月公布每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成绩一般在2月中下旬公布。具体时间公布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考生可登录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网站查询成绩。
二、非全日制研究生统考成绩怎样申请复核
(1)按照以下步骤申请初试成绩复核下载《202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复核申请表》,一般需要填写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需查科目代码及名称、已知成绩、联系电话等。考研网
按表格要求填写本人签字后递交,一般递交方式为网上提交申请、当面交至招生工作办公室、将申请表传真至学校规定处或签字扫描申请表后发电子邮件至规定邮箱。
研招办老师审阅申请表,证件合格,登记复核信息。
查阅待复核的试卷,主要是查询是否有漏评、加分错、登分错,不会重新对试卷进行评分。
登记复核结果,通知考生。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学校的具体要求可能不同,所以同学们如果要复查成绩,还是以报考学校官网的详细要求为准。
(2)复核结果处理一旦复核结果出来,学校或考试机构会通知报考人员。如果复核结果证实了原始成绩的错误,可能会进行调整并重新发布成绩。如果复核结果没有变化,报考人员可能需要接受原始成绩。
综上所述,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初试,是教育部门组织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其科目按照专业设置,成绩在考试次年公布,分数可以申请复核。
以上就是考研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在上班期间报考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呢 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统考科目这样设置,成绩可以申请复核,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考研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考研网:www.kaoyanya.com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如何报考要想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首先需要掌握2024年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流程。本文将为各位考生详细介绍报考流程的几个关键步骤,帮助大家迈出成功报考的第一步。一、填写非全日制研究生考生信息在报考2024年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前,考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信息填写。整个报名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填写考生信息和填写报考信息。为了方便考生报名,研招网提前开通了“填写考生信息”
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按考试成绩录取入学前要签培养协议报考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参加初试全国统考和复试校考,最后由招生单位按考试成绩和招生名额录取,而且入学前要签定向就业的培养协议,下面就是为各位整理的信息。一、报考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按考试成绩择优录取(1)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流程确定报考学校及专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相关
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如何有效上课?做好进修规划实现学业目标报考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通常需要用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来进修,毕业拿证的条件主要是修满学分和完成论文答辩,上班族怎样利用较为有限的时间完成学业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下面会分享一些这方面的经验。一、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如何有效上课之做好进修规划(1)确定学业目标在开始进修之前,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是十分关键的。你可以思考自己为什么
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工作多长时间可申请报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都希望通过进修研究生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竞争力。而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名条件,不同专业和不同学校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本文中,我们将以2024年为背景,探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名条件,尤其是管理类专业的要求。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刚开始工作就有机会报名一般而言,对于本科生来说,如果工作单位
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如何选择?从哪些角度来考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市场的多元化,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方向的专业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们的首要任务。考虑到自身的兴趣、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个人能力,将有助于做出明智的选择。本文将围绕这些要素展开讨论,为准备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士提供指导。一、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方向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在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不同的专业
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初试的时间及科目设置2024年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初试是考生迈向研究生阶段的第一道关,也是考生获得入学资格的重要一步。初试的时间和科目设置是考生备战的重要参考,准备充分和合理安排时间,将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成绩。下面将详细介绍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初试的时间安排和科目设置。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初试时间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初试时间安排在2023年十二月份的第三周周末进行。
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时间要求报考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员,需要在2023年秋去研招网进行报名,具体报名通道的开放时间会由教育部门安排并提前公布,可以根据往年的相关通知进行准备,下面就跟大家聊聊这方面的要求。一、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报名时间要求(1)在2023年秋季报名非全日制研究生9月预报名和10月正式报名都是有关部门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平台上为考研学生设置的报名渠道。预
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报班复习有必要吗?补全自身短板的有效途径现在有很多考前辅导班是针对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考生开设的,其实有条件的话参加这种学习班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自己补全自己在应试能力方面的短板,下面就给各位进行简单介绍。一、202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报班复习有什么好处(1)系统全面的复习参加考前辅导班可以帮助考生建立系统全面的复习框架和计划。辅导班会根据考试大纲和重点内容,提供
2024-11-15 22:23:28
2024-03-24 07:04:47
2024-03-19 17:41:39
2024-10-13 01:37:08
2024-03-18 19:25:51
2024-03-16 13:56:50